2024年11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中消协)发布了对10款健康手环进行的比较测试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健康手环,成为消费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测试中显示,这10款手环在适老化性能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界面友好性和易用性方面。
此次测试由中国泰尔实验室执行,样本通过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价格范围从214元到2488元不等。测评项目涵盖了防水防尘性能、健康数据的准确性等多个维度,整体来看,大部分手环在基础功能上表现良好。然而,在适老化设计方面却存在普遍缺陷,例如,所有样品都未支持图标放大、字体放大、触感反馈等功能,缺乏便于老年人使用的简易模式,也未能配备直观的操作界面。
对于老年用户来说,操作简便性、安全性以及对健康监测数据的精准度要求更高。适老化技术应包括简化操作流程、增强视觉可读性以及提供紧急呼叫等功能。在本次测试中,虽然所有手环都支持家人共享健康数据,但如药物提醒、跌倒检测等更为关键的功能支持却并不普遍。而3款手环提供了致力于提高老年人安全性的独特属性,如跌倒报警功能,一旦老人跌倒,手环能够及时发送位置和警报至家人的手机应用。
报道还指出,市场上智能手环的价格差异较大,消费者在选购时应结合自身需求。年轻的运动人群或许更加关注手环的防水防尘性能,而老年用户则应优先考虑产品是否具备生命体征监测、紧急呼叫等基本功能,并查看是否具备适合老年人的交互模式及视觉设计。在健康手环领域,消费者的选择实际上是一场与技术的博弈,而如何在海量产品中锁定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是关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穿戴设备为提升家庭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尤其对老年人群体而言,帮助其更及时地发现和管理健康风险,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然而,仅靠硬件的更新迭代并不足够,适合老年人的人性化设计才是未来智能穿戴产品能够真正普及的基石。
中消协的测试结果不仅体现了健康手环市场的现状,也为产品制造商敲响了警钟。老年人的市场潜力巨大,制造商需在产品设计上更多考虑这一特定人群的需求,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同样,消费者在购买健康手环时应保持理性,选择能够真正满足自身健康需求的产品,而不是单纯追求品牌或功能的堆砌。这场关于健康的智能革命仍在继续,我们期待未来的智能手环在技术上更加完善、在设计上更具人性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